首页|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高校科技创新均衡性发展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高校科技创新均衡性发展

扫码查看
利用中国31个省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相关数据,以新质生产力培育为导向,从推动高校科技创新实现区域均衡性发展的视角出发,厘清新质生产力赋能发展的动力逻辑,并采用熵值法构建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综合指数,借助核密度估计探讨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均衡性发展的动态演进规律.研究发现:我国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非均衡性逐年降低,科技创新发展的绝对差距进一步扩大,而发展的相对差距不断缩小,且均不存在极化趋势;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区域异质性较为显著,西部地区高校科技创新两极分化的趋势特征逐渐消失的同时,发展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均呈现扩大的趋势.据此,以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双重视角切入,从优化协同策略、强化支撑体系、激发创新动能等方面推动中国高校区域科技创新实现均衡发展.

程风雨

展开 >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研究所(广东广州,510410)

新质生产力 高校 科技创新 均衡发展

2024

探求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 广州行政学院

探求

CHSSCD
影响因子:0.265
ISSN:1003-8744
年,卷(期):2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