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黑土、潮土和红壤可溶性有机质的光谱特征及结构差异

黑土、潮土和红壤可溶性有机质的光谱特征及结构差异

扫码查看
为探究不同类型土壤可溶性有机质(DOM)含量和结构的差异性,选取黑土、潮土和红壤3种土壤的表层土壤(0~20 cm)为研究对象,提取其中的DOM,应用紫外–可见光谱、荧光光谱等技术,分析土壤中DOM的数量和光谱特征.结果显示:3种不同类型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及其与土壤有机碳(SOC)的比值(SOC/DOC)大小为:红壤>黑土>潮土(P<0.05);A254值大小为黑土>潮土>红壤,但SUVA254值大小为:潮土>黑土>红壤(P<0.05),表明潮土DOM的芳香化程度最高,但芳香性结构物质含量低于黑土DOM,红壤DOM的芳香性结构物质含量和芳香性构化程度均低于黑土和潮土DOM;荧光发射光谱腐殖化指数(HIXem)和荧光效率(Feff)值大小为:红壤>黑土>潮土(P<0.05),说明红壤DOM的腐殖化程度和π电子共轭基团含量比潮土和黑土DOM高;荧光指数(FI)大小为:红壤>潮土>黑土(P<0.05),表明红壤DOM比潮土和黑土DOM含有更多的微生物源组分;荧光同步光谱显示,黑土和潮土DOM以类蛋白质基团为主,红壤DOM以木质素类基团为主;在土壤有机质含量、黏粒含量和黏土矿物种类不同的情况下,土壤对DOM的吸附能力不同,使土壤DOM的提取比例也存在显著差异.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and Structural Differences of DOM in Black Soil, Fluvo-Aquic Soil and Red Soil

缪闯和、吕贻忠

展开 >

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193

农业部华北耕地保育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193

土壤 可溶性有机质(DOM) 紫外–可见光谱 荧光光谱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18YFD05002024157317

2021

土壤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土壤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52
ISSN:0253-9829
年,卷(期):2021.53(1)
  • 8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