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岩溶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动态的影响

岩溶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动态的影响

扫码查看
对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内三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林地、草地和耕地)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土壤溶解有机碳和土壤微生物量碳)的月变化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下上覆植被类型不同,其凋落物数量、质量及分解行为不同,有机质的输入量及质量也不相同,从而形成不同的土壤溶解有机碳含量差异,土壤有机碳的大小也存在较大差别.研究结果显示:从全年平均值来看,林地土壤溶解有机碳分别比草地和耕地高25%、48%;从3月到8月,三者均随气温的上升呈增加的趋势,林地和耕地在8月均达到最大值,而草地则在10月达到最大值;林地和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分别高于耕地81%和45%,林地和草地在10月达到最大值.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差异较大,这说明岩溶生态系统中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库的大小有较大影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活性有机碳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也各不相同,这表明土壤活性碳受众多因素的制约而呈现出一种动态平衡关系,进一步的机理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Changes of soil active organic carbon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types in karst area

莫彬、曹建华、徐祥明、申宏岗、杨慧、李小方

展开 >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广西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土地利用变化 土壤溶解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量碳 岩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水利科技基金

40372116402310082005SBKK05

2006

生态环境学报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广东省土壤学会

生态环境学报

CSTPCDCSCD
影响因子:1.608
ISSN:1674-5906
年,卷(期):2006.15(6)
  • 39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