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塔里木河下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塔里木河下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扫码查看
对塔里木河下游经30 a断流后的应急输水河畔植被进行外业调查,分析了调查区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垂直结构、密度结构以及优势种群的格局分布,旨在了解输水后研究区植物群落在结构特征方面恢复程度.结果表明:调查样地内有植物13种,其中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柽柳(Tamarix)、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花花柴(Karelinia caspica)和疏叶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为优势种.不同地下水条件物种的重要值不同,表现在不同离河距离具有不同的物种组成结构,随地下水埋深不同植物群落由以胡杨和胀果甘草为主到以柽柳、黑果枸杞、花花柴和疏叶骆驼刺等抗旱耐盐碱植物为主.乔木层密度随着离河距离加大而减小,灌木层和草本层密度随离河距离加大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群落垂直结构随离河距离加大由乔-灌-草3层逐渐转变为灌-草2层,随离河距离加大趋于简单.优势种群胡杨在离河300 m以内呈聚集分布,聚集强度随离河距加大而增强;柽柳灌丛在离河50 m呈均匀分布,离河150 m以外呈聚集分布,但离河750 m段有向随机分布发展趋势.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在不同的离河距离具有差异,说明经过输水下游植物群落的恢复在结构特征方面有响应,为区域生态治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 of the plant community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arim River

张绘芳、李霞、王建刚、杨艳静

展开 >

新疆农业大学林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新疆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

植被群落 结构特征 塔里木河下游 应急输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基金

30460010205183

2007

生态环境学报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广东省土壤学会

生态环境学报

CSTPCDCSCD
影响因子:1.608
ISSN:1674-5906
年,卷(期):2007.16(4)
  • 50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