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期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酶活性与肥力因素的相关性

长期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酶活性与肥力因素的相关性

扫码查看
利用常熟农业生态国家野外试验站长期定位试验,对长期不同施肥方式下(无肥、化肥、化肥+秸秆,始于1989年,采用稻麦轮作方式)土壤酶活性和水稻土养分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探讨长江三角洲地区施肥管理措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土壤酶活性作为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土壤酶活性对长期不同施肥管理方式有明显的响应,化肥处理比无肥处理中土壤脲酶、转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提高108。7%、170。2%和58。0%,化肥+秸秆处理比单施化肥处理中相应酶活性分别提高30。7%、85。5%和25。8%,三种施肥管理方式之间土壤酶活性差异性显著(P<0。05);土壤脲酶、转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之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脲酶与转化酶、碱性磷酸酶的相关系数为0。915和0。942,转化酶与碱性磷酸酶的相关系数为0。918 (P<0。01),三者均与土壤速效磷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84、0。846、0。824 (P<0。01);三种酶活性与作物产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45、0。812、0。824(P<0。01),土壤酶活性和作物产量之间的相关性优于土壤养分和作物产量之间的相关性,这说明土壤酶活性和施肥方式呈密切的相关性,可将其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enzyme activities and soil nutrients by long-term fertilizer experiments

王灿、王德建、孙瑞娟、林静慧

展开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常熟农业生态实验站,江苏,南京,210008

土壤酶活性 土壤养分 秸秆还田 长期试验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KZCX2-YW-4232006BAJ10B06

2008

生态环境学报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广东省土壤学会

生态环境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608
ISSN:1674-5906
年,卷(期):2008.17(2)
  • 111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