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钨尾矿生态恢复中桉树林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钨尾矿生态恢复中桉树林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扫码查看
地表节肢动物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恢复中的生境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不同动物类群对植被恢复具有不同的响应,它们与植物一起调控了土壤的恢复过程.然而,目前对地表节肢动物类群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及其与植被和土壤环境变化的关系认识不足.以1 a桉树(Eucalyptus)林、7 a桉树林及26 a外围桉树林作为研究对象,以无污染桉树林为对照,基于4种样地土壤理化因子、重金属因子及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的调查统计数据,采用生态指数及冗余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种植年限桉树林与外围桉树林生境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对土壤质量和重金属因子的响应机制.结果显示:种植7a的桉树林地表节肢动物个体数量(N)、丰富度(R)和多样性指数(H′)(N=131,R=2.026,H′=1.644)高于1 a桉树林(N=40,R=0.701,H′=0.617),但显著低于外围桉树林(N=823,R=2.345,H′=1.939),对照桉树林(N=1251,R=2.354,H′=1.947)显著高于其他样地.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理化因子与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呈显著正相关,土壤速效磷和有机质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变化的贡献率最大,两个环境因子总共解释了89.67%的环境变异,速效磷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最大,贡献率达79.83%,是主要的影响因子,多样性指数随土壤质量的提升而增大.重金属因子与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呈显著负相关,Cu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最大,贡献率为88.95%,是主要的毒性因子,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随重金属(Cu、Ni、Zn)含量的增加而下降.研究表明:随着钨尾矿恢复区桉树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质量提升,生态恢复区植被迁入与群落演替促进了地表节肢动物群落食物网的形成,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演变与多样性增加起到关键作用.
Study on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urface Arthropod inEucalyptus Forest during 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Recovery of Tungsten Tailings

邢树文、王桔红、梁秀霞、朱慧、高锦婷、许佳敏

展开 >

韩山师范学院食品工程与生物科技学院,广东潮州 521041

韩山师范学院图书馆,广东潮州 521041

钨尾矿 桉树林 地表节肢动物 土壤环境因子 多变量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潮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方向)项目2017年度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项目

317705842018ZD032016A030303063pdjh2017b0329

2019

生态环境学报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广东省土壤学会

生态环境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608
ISSN:1674-5906
年,卷(期):2019.28(4)
  • 3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