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00—2018年云南省典型矿区植被生态时空变化特征——以临沧市为例

2000—2018年云南省典型矿区植被生态时空变化特征——以临沧市为例

扫码查看
矿区植被生态恢复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对矿区生态治理与植被恢复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现实意义.以云南省典型矿区-临沧市为研究区,利用2000—2018年MODIS资料和气象观测数据,基于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TEC模型,结合趋势分析、相关分析等统计方法,揭示了2000年以来云南省典型矿区——临沧市的植被覆盖度、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等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关系.结果表明,(1)矿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年均值为980.1 g·m?2·a?1(以C计,下同),2000年以来区域NPP总体呈增加的趋势,平均每年增加6.2 g·m?2·a?1;在空间分布上,有90.5%区域植被NPP呈增加趋势.(2)矿区植被覆盖度多年均值为67.3%,2000年以来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平均每年增加0.42%,有92.2%区域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3)不同类型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均呈增加的趋势,但变化趋势率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灌丛、草地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平均值最大.(4)矿区植被NPP与降水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737,但与气温、日照时数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矿区植被覆盖度与各气象因子间的相关性也均未达到显著水平.2000年以来云南省典型矿区植被呈现向好趋势,说明近些年生态文明建设效果良好.
Spatial-temporal Dynamics of Vegetation Ecosystem in Typical Coal Mining Area of Yunnan Province during 2000–2018: ACase Study in Lincang

孙应龙、钱拴、延昊、徐玲玲、王毅、曹云

展开 >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北京 100081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 100084

典型矿区 净初级生产力 覆盖度 时空变化 生态环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气候变化专项课题成果

2016YFC0503402-05

2019

生态环境学报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广东省土壤学会

生态环境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608
ISSN:1674-5906
年,卷(期):2019.28(12)
  • 15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