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北京平原地区不同人工林叶片-凋落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北京平原地区不同人工林叶片-凋落物-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扫码查看
为探讨北京平原不同人工林叶片、凋落物以及土壤的碳(C)、氮(N)和磷(P)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差异,进一步了解北京平原造林工程实施7年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供求现状,选取北京大兴区永定河边造林区4种不同人工林:人工刺槐林(Robinia pseudoacacia)、油松林(Pinus tabuliformis)、千头椿林(Ailanthus altissima)、旱柳林(Salix matsudana)为实验样地,在每个样地内随机选取3个20 m×30 m实验样方,在每个样方内,按照"S"形布点法进行5点采样,采集叶片、凋落物和土壤样品,土壤采集0—10、10—20 cm土壤样品,分析其碳(C)、氮(N)和磷(P)含量,并计算其化学计量比.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林和旱柳林叶片的C含量显著高于刺槐林和千头椿林.叶片和凋落物N含量呈现刺槐林>千头椿林>旱柳林>油松林的变化,叶片P含量为千头椿林最大,油松林最小;凋落物C꞉P和C꞉N均表现为油松林>旱柳林>千头椿林>刺槐林,且两两间差异显著;人工林土壤C和N含量以及C꞉P和C꞉N均表现为刺槐林最高,土壤N꞉P值呈现出油松林最高,显著性差异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0—10 cm);枯落物与土壤的化学计量比无显著相关性;刺槐林不同组分中N꞉P均为最高,其中叶片和凋落物N꞉P均显著高于土壤,刺槐、千头椿和油松凋落物C꞉N、C꞉P均大于叶片.该研究揭示了刺槐、油松和旱柳人工林的生长受到"磷限制",而千头椿生长受到"氮限制",建议在北京平原林人工林经营管理时应考虑减少除草割灌,并适当增加凋落物有利于C、N的积累,以促进人工林土壤质量的提升.
Ecological Stoichi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Leaf-litter-soil for Four Dominant Tree Species in Plain Afforestation Area, Beijing

姜俊、陆元昌、秦永胜、孟丙南、魏琦、肖佳伟

展开 >

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 100083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经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83

北京市林业工作总站,北京 100029

北京平原造林 叶片 凋落物 土壤 生态化学计量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推广项目

319013062018HXFWLXY022

2020

生态环境学报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广东省土壤学会

生态环境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608
ISSN:1674-5906
年,卷(期):2020.29(4)
  • 8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