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1982—2015年黄河流域植被NDVI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1982—2015年黄河流域植被NDVI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扫码查看
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刻画植被动态、定量分析气候和人类活动对植被变化的影响对于改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GIMMS-NDVI3g数据、结合土地利用数据和气象数据,采用趋势分析、残差趋势等方法,多尺度、多时段、多类型研究1982—2015年黄河流域植被动态变化,并定量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NDVI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1)1982—2015年间,生长季、春季、夏季和秋季NDVI均显著增加;植被明显改善地区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而明显退化区域则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基于嵌套数据分析发现,随时间序列长度的增加,NDVI增加区域显著扩大.不同土地覆盖类型NDVI的增长速度不同,耕地和林地的增长速度大于其他土地覆盖类型.(2)黄河流域NDVI与气温的相关性更强,植被与温度/降水量相关性随着时段延长而增强.(3)残差趋势法表明,1982—2015年生长季人类活动对黄河流域植被变化的平均贡献率为69%,空间分布上呈现西北部、东部高而西南部、中部低的特征;人类活动贡献率在不同季节存在差异,但均大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不同季节NDVI变化的贡献率空间分布存在区域差异.黄河流域植被覆盖改善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建议应进一步发挥其在黄河流域西南部地区植被恢复中的作用.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 Vegetation Cover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from 1982 to 2015

张静、杜加强、盛芝露、张杨成思、吴金华、刘博

展开 >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12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黄河流域 植被NDVI 趋势分析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残差趋势法

2019YSKY-02641001055

2021

生态环境学报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广东省土壤学会

生态环境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608
ISSN:1674-5906
年,卷(期):2021.30(5)
  • 15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