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新的文明形式,生态文明同时拥有文明的通性,但是也存在一定特殊性。人、社会和大自然彼此间存在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统一整体,其中拥有主体性的自然不再单纯是人类所运用的工具,由此形成的新型价值观的核心基础就是自然界存在内在价值,这也为生态文明价值观的生态化转向奠定了基础。比工业文明更先进的生态文明,对当下价值观、文明和伦理均开展了生态化的转向,注重人类和大自然的协调和均衡发展。面对生态文明,大自然和人类的关系在人认识上发生了变化,对二者的关系认识发展史也进入到全新的阶段,新阶段将人类和大自然的协调发展作为人类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根基,由此摆脱了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提高了对自然整体利益的重视,重新建立起自然和人类和谐的发展模式与价值理念,新阶段更注重的是社会、大自然和人类的协同进步,以此来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由卢艳芹和王晓政撰写的著作《"美丽中国"视阈下价值观的生态化转向研究》,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环境哲学、伦理学、生态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等理论,从"美丽中国"视阈下,系统的归纳了价值观的生态化转向理论依据和逻辑,并总结了实践路径,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