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当代中国精神生产的现实困境及未来进路
当代中国精神生产的现实困境及未来进路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精神生产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正确把握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当代性意义,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的精神生产理论是缓和当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工具,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指南,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助推器。面对当代中国精神生产存在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偏差、商业化程度日益加深、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二者处于极度不对称状态等问题,只有弘扬"中国精神",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促进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良性互动,才能实现自身的"去蔽"。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郭翔宇
展开 >
作者单位:
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
精神生产
中国精神
文化
出版年:
2021
文存阅刊
文存阅刊
ISSN:
年,卷(期):
2021.
(24)
参考文献量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