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概念误译、关键词命名与本土化重构——早期"声画对位"观念在中国的理论旅行

概念误译、关键词命名与本土化重构——早期"声画对位"观念在中国的理论旅行

扫码查看
有声电影诞生之初,"声画对位"作为世界范围内探索电影艺术发展方向的重要观念被引入中国,并在中国本土电影知识体系的初建阶段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典型的"理论旅行"伴随着概念误译、内涵演变、关键词命名以及创造性重构等一系列复杂历史进程,其知识话语亦因多种版本的转译、原初观念的迭代、文化中介的作用和本土语境的影响而不断变化、衍生新义.通过考察早期"声画对位"观念在中国的译介、传播与整合过程,不仅可以指认翻译在中国有声电影的初期实践和早期知识话语的本土建构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显影出一种存在于本土与外来之间的理论生成模式,而且印证了"历史沉淀于特定概念并凭借概念成为历史"的史学观点,进而为再写中国电影理论史提供一种经由语言学通向认识论的研究路径.

田亦洲

展开 >

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青年项目

21CC176

2024

文艺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院

文艺研究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47
ISSN:0257-5876
年,卷(期):2024.(4)
  •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