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貌离神合:乾隆写仿行为的艺文渊源与思想旨趣
貌离神合:乾隆写仿行为的艺文渊源与思想旨趣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乾隆时期的清宫物质文化制作,普遍存在对先前中国某一具有特定意义的物质文化遗存加以"写仿"的现象.乾隆皇帝在写仿时不以形似为目标,而以追寻母题蕴涵的意象为指归.同时,他亦将自己的各种观念融入其间.面对宫廷建筑中视觉差异极大的写仿,西方学者困惑不解,仅从表象认定这种写仿只是风格样式的组合,未能从造物者的思想观念出发进行阐释.此外,人文学科之间的壁垒也致使研究者未能贯通而从乾隆皇帝整体的思维背景去探寻写仿的动机.综合考察乾隆皇帝所处时代之风气与思想,可发现他的写仿行为来自晚明董其昌倡导的文人画理论中的临仿观念.同时,其思想底蕴源于晚明以来士人阶层中佛教与《庄子》思想的交融,也与其佛学修养中空无自性、相幻虚妄的般若义理有关.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魏文
展开 >
作者单位: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史研究所
基金: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项目
项目编号:
出版年:
2024
文艺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院
文艺研究
CSTPCD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447
ISSN:
0257-5876
年,卷(期):
2024.
(6)
参考文献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