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咏叹"如何入"戏":重审现代中国新歌剧问题的一组关键词

"咏叹"如何入"戏":重审现代中国新歌剧问题的一组关键词

扫码查看
"新歌剧"问题贯穿了自清末戏曲改良到延安文艺民族形式探索的现代中国戏剧史,20世纪30年代,民众戏剧热潮更赋予其表现民众之声的核心诉求.然而,追求民众性、现代性、民族性相统一的新歌剧理想要面对诸多观念桎梏和实践难题,"咏叹"与"戏"因此成为一组被不断问题化的关键词.从早期的中西、新旧分途,到王泊生拼贴混搭的理论表述和剧本创作受到广泛抨击,再到"咏叹调民族化"与"板腔体咏叹化"实践的深化,"板腔体咏叹调"逐渐在延安文艺中形成."咏叹"与"戏"从对立走向辩证综合的历程,以一个新视角打开了现代文艺大众化与民族化/中国化探索的历史纵深.

江棘

展开 >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21FYSB00522XNQT36

2024

文艺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院

文艺研究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47
ISSN:0257-5876
年,卷(期):2024.(7)
  •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