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世界文学史的治理职能:一个从施勒格尔到奥尔巴赫的德国传统

世界文学史的治理职能:一个从施勒格尔到奥尔巴赫的德国传统

扫码查看
19世纪德国的世界文学史不仅是知识类型,更是一个治理体系.德国民族国家形成和加入世界秩序的宏观历史过程,引导着史家的世界想象;史家以不同的世界文学史写作方式,展开普遍性和民族性、神圣秩序和历史主义的悖论关系,并建构世界秩序.弗·施勒格尔以《古今文学史》开世界文学史先河,一方面强调整体理念,另一方面鼓吹德国文学和观念论的优越性,"德国普全性"诉求已然出现."二战"中诞生的奥尔巴赫《摹仿论》虽抵制浪漫派思想和雅利安语文学,却还是世界文学史传统的产物,以激进方式延续其世界治理功能.两部世界文学史的对峙,不仅呈现了隐蔽的德国学术史脉络,也敦促后来的研究者从更高的立场看待民族性和世界性问题.

范劲

展开 >

中山大学中文系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9BWW007

2024

文艺研究
中国艺术研究院

文艺研究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447
ISSN:0257-5876
年,卷(期):202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