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何以形成"邻避"或"邻利"——基于组态分析视角

何以形成"邻避"或"邻利"——基于组态分析视角

扫码查看
近年来,心理不悦类邻避事件频发,对社会安全与稳定构成极大威胁。本文借鉴利益相关者理论,采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csQCA)方法,对比剖析20个典型的心理不悦类邻避事件案例,基于组态视角探求影响事件结果的因素和组合路径。研究发现:公众参与和风险感知分别是邻避项目停迁和不停迁的必要条件。致使邻避项目停迁的组态路径可归纳为利益受损型、民意不畅型和威信缺失型三种类型,引致邻避项 目不停迁的组态路径可分为公开透明型、权力信任型、利益保障型和服务满意型四种。结合研究结果,从公众参与、法治建设、利益补偿与观念引导方面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王增文、樊晶晶

展开 >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邻避 邻利 心理不悦 组态视角 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 利益相关者理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

21AZD07221YJA630093

2023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HSSCD
影响因子:0.373
ISSN:1009-3699
年,卷(期):2023.25(2)
  •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