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君子不器"释解——基于教育哲学的角度

"君子不器"释解——基于教育哲学的角度

扫码查看
对于孔子所言的"君子不器",后人大致有两种解读。一种观点基于"专"与"通"这一对范畴,认为"君子不器"意味着君子不局限于一才一艺,而要博学多能;另一种观点基于"道"与"器"这一对范畴,认为"君子不器"意味着君子要不拘泥于"器",而要以"道"统摄"器"。前一种观点用"器"去解释"不器",使得"君子"与"小人"的界限丧失;后一种观点突显了君子的超越性和独立性,合乎孔子对君子志于大道的界说。"君子不器"蕴含着"学者"追求成为君子的次序。这一次序展现着"道"与"器"的辩证法:从"本体论"的角度而言,行道在先,学艺在后;从"心理学"的角度而言,学艺在先,行道在后。现代教育是专业教育,在对培养学生对"大道"的把握上较为薄弱,从而导致种种问题。"君子不器"中的教育思想提醒我们要从"道"出发,以"道"为目标,培养"向道"的君子。

李长伟

展开 >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浙江湖州 313000

君子不器 为学次序 专业教育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一般项目

BAA230046

2024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武汉科技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HSSCD
影响因子:0.373
ISSN:1009-3699
年,卷(期):2024.26(2)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