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非遗"保护与区域文化认同

"非遗"保护与区域文化认同

扫码查看
从根本上来说,文化认同是一种被建构出来的集体意识,这种建构可能是从无到有的"发明",也可能是稍作修改的"挪用".在建构过程中,有三种主要因素参与其中,一是与他者的比较,二是外力模塑,三是特定的文化记忆.区域文化认同无疑也是可建构的,而"非遗"的地方性、审美性与符号性与区域文化认同之间具有耦合性,是建构区域文化认同的重要资源.但是,把小地方的"非遗"建构成较大区域的文化符号时,可能会产生矛盾,一是小地方不愿意自己的文化被征用,二是大区域并不认可来自小地方的"非遗"作为自己的文化象征.另一方面,区域文化认同建构过程中征用"非遗"等传统地方资源,这其实是本土意识对全球化的应激反应,这种区域文化认同其实暗含着某种排他性,可能导致"文化自闭症",这是应该警惕的.

季中扬、高鹏程

展开 >

南京农业大学民俗学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95

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化认同 文化记忆 区域认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16JJDGAT007

2021

文化遗产
中山大学

文化遗产

CSSCICHSSCD
影响因子:0.328
ISSN:1674-0890
年,卷(期):2021.(3)
  • 19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