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体论阐释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体论阐释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阐释学意义上的本体性,突出表现为人、物、世界在社会化阐释语境中的互构效应,这是一种基于差异本体(身份、身体)重新与世界建立联系的本体论进路,为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和价值起点.探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体价值并不代表其实践性被否定,而意味着从丰富的生活世界和经验研究中对相关理论概念和知识范畴的再抽取.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牛乐
展开 >
作者单位:
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甘肃兰州730030)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哲学转向
本体论
阐释学
基金: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
项目编号:
20&ZD209
出版年:
2024
文化遗产
中山大学
文化遗产
CSSCI
CHSSCD
影响因子:
0.328
ISSN:
1674-0890
年,卷(期):
2024.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