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于乡村社会权力运作的既有研究中,存在着一种路径依赖,即把文化网络中的某项象征符号作为理解乡村权力关系的切入点.华北地区存在着一类乡村,在村落公共生活中,象征要素的现实机能比较薄弱.对于这种"弱象征"乡村,惯用的研究路径难以有效解释.面对这一问题,引入本土的"势"概念,从中国古典的势论进行引申,结合"势"概念所具有的位置、力量、趋向和策略等四种关键意涵,可以构建起一个兼顾时势、位势、任势三重维度的解释框架用以理解乡村权力的运作机制.这种新的阐释路径,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界对中国乡村社会的多样性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