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饮食成为非遗:意义建构、批量生产与隐匿的商业化

饮食成为非遗:意义建构、批量生产与隐匿的商业化

扫码查看
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框架中,关于饮食类项目是否应列入名录体系一直存在诸多争议.以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率先确立了饮食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范式."地中海饮食"与"和食"申请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过程,分别显示了饮食如何通过意义建构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饮食类项目如何进行批量生产.饮食的"遗产化"过程,既包括地方利益集团在政治、经济领域的博弈,也包括地方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博弈.重新审视"遗产化"在文化变迁中的作用,在关联遗产多元利益相关方需求的基础上反思遗产的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将有益于未来的遗产行动.

唐璐璐

展开 >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 100875

非物质文化遗产 饮食 商业化 遗产制造 权威遗产话语

2024

文化遗产
中山大学

文化遗产

CSSCICHSSCD
影响因子:0.328
ISSN:1674-0890
年,卷(期):2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