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愁霖》与《喜霁》:魏晋同题气象赋的演化及文学意义
《愁霖》与《喜霁》:魏晋同题气象赋的演化及文学意义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愁霖赋》与《喜霁赋》的创作始于建安时期,并随着西晋时期同题共作及仿作之风形成较为固定的发展倾向.构题上,经过魏晋《愁霖赋》《喜霁赋》的大量创作,本无情感意义的"霖"与"霁"发展至南朝时呈现出特定的情绪特征.行文中,紧扣构题特点却不限于"愁"与"喜",物色的铺陈与情感的敛藏相辅相成,前者运用特有典故及物象为后者进行蓄势,从物感人发展至人物互感,共同呈现出此类赋在魏晋抒情小赋的重要发展阶段形成的文学格局.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辛明怡
展开 >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关键词:
愁霖赋
喜霁赋
物色
情感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
2023Y0589
出版年:
2024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影响因子:
0.305
ISSN:
1009-1890
年,卷(期):
2024.
3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