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杨维春

季刊

1009-1890

YJGY@chinajournal.net.cn

027-86807703

430081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和平大道941号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Wuhan Metallurgical Manager's Institut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型科技举国体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运行逻辑与路径构建研究

    邹浙灿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轨道,但在一些基础研究和前沿科技领域存在短板弱项,关键核心技术面临外国"卡脖子"威胁.科技自立自强是解决"卡脖子"问题,推动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这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把我国建设为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基于这一目标,新型科技举国体制可以从"政府政策引导-多元主体合作-资源聚集攻关"的运行逻辑出发,依托国家创新体系改革,优化基础研究建设和创新运行机制,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使我国科技生态健康可持续.

    新型举国体制科技自立自强运行逻辑路径构建

    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困难挑战与对策分析

    聂淑亮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业是传统产业、基础产业,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大国小农"向"大国强农"的历史性跨越,更加迫切需要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现阶段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还存在不少困难挑战,客观分析其制约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举措,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效助力.

    农业新质生产力创新高质量发展

    数字化转型对涉农企业ESG表现的影响

    赵井星张淑英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10-2023 年涉农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正向促进企业ESG的发展,这一结论在进行替换变量及工具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企业研发投入在其中发挥中介效应作用;在国有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更为显著.

    数字化转型ESG研发投入

    分配正义视域下数字服务征税路径研究

    罗锋
    16-1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经济数字化带来的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问题,多个国家积极推动单方面税改措施——数字服务税,希望通过税法对经济的积极回应保护本国税收利益与企业发展.部分国家虽积极开展数字服务税的立法与实践,但其在税法分配职能的发挥上存在内容与结果上的消极效应.应当通过分配正义的理论引导,搭建对数字服务征税的平等分析框架,使数字服务税这一新兴的税种回应税法基本的功能性要求,促进更加公平的数字资源分配,提升数字治理能力.

    分配正义数字服务税数字治理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背景下破除规范性文件审查谷仓效应的路径探索

    周乐娟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现行规范性文件审查体系的双轨机制未能发挥预期效能,精细化分工导致的信息协同不畅成为一大障碍.这一现象源于审查分工上的统一管控与各审查单元活力的平衡失衡、组织结构上垂直管理体系的局限,以及缺乏有效的公开反馈与协调机制.为此,在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背景下,探索破除规范性文件审查谷仓效应的有效路径:采取融合统一性与灵活性的策略,优化现有的精细化分工,增强审查体系的内在活力与适应性;针对协调障碍,从降低跨部门协调成本和提升协同意愿两个关键维度着手,构建强有力的协同机制,推动审查机制向着更加高效、协同的方向发展,为构建公正、透明、高效的法治环境贡献力量.

    规范性文件审查谷仓效应中国式法治现代化备案审查附带审查

    电子商务领域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相关问题探析以"电蚯蚓机"第一案为视角

    帅樊鑫
    25-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子商务领域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是针对在电子商务平台这一虚拟空间售卖商品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引起的环境侵权纠纷,而"电蚯蚓机"第一案是典型的电子商务领域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基于电子商务领域的特殊性和对该案处置的审思,发现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存在主体资格争议、事实认定含糊、法律适用困境与责任承担疏漏等问题.为完善电子商务领域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与推动类案问题处置,以"电蚯蚓机"案的争议焦点为切入点,探讨电子商务领域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主体资格、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和责任承担的特殊之处与解决路径.

    电子商务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环境侵权"电蚯蚓机"案

    家庭教育指导令司法适用研究

    雷元楠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未成年人是一个家庭强有力的新生力量,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是保护未成年人的第一责任人,家庭是未成年人最初生活和学习的场所.要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权利,就必然离不开家庭教育指导这个概念,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2021 年10 月23 日《家庭教育促进法》通过,于2022 年1 月1 日起正式施行.而家庭教育指导令就是为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而诞生的有力措施,是国家实施的一种创新性框架,其核心目标在于运用高效策略,通过家庭教育指导令的签发有效保护未成年人的权利,确保未成年人的监护人能够充分践行其在家庭教育领域的职责与义务.然而,在司法实践当中,家庭教育指导令的执行并非一帆风顺,其面临家长抵触、执行难度大、法院适用不准确、效果不明显、部门协作不足等挑战,亟需针对这些问题的改善策略.

    家庭教育指导令《家庭教育促进法》未成年人

    设区的市立法权限中的城乡建设与管理

    何泽泉
    35-38,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区的市被《立法法(2015)》第七十二条赋予了一定的立法权,城乡建设与管理一词最终确定,该词含义本身具有较大的弹性空间引起较多争议.2023 年修订的《立法法》第八十一条补充了设区的市立法权的范围,但对于城乡建设管理的具体内容,仍未作出具体解释.本文通过分析城乡建设与管理的文本内涵,梳理学界观点、立法机关和地方立法实践部门对城乡建设与管理范围的不同理解,现阶段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的理解上,规范解释与实践样态中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可以在做宽泛理解的基础上,不必着急地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的内涵下结论.同时,设区的市对城乡建设与管理的立法要受到规范本身的涵摄范围限制、法律保留与不抵触原则的纵向限制和省级人大常委会对设区的市立法权监督的程序限制.

    城乡建设与管理设区的市立法权立法边界

    数字化赋能高校精准思政:应为、可为、难为与何为

    宁锦峰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政策导向、需求驱动、主体诉求等因素构成了数字化赋能高校精准思政的发展动因.数字化实现了教育对象的精准识别、教育内容的精准供给、教育过程的精准优化、教育效果的精准评估,但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思维梗阻、技术掣肘、安全隐忧、素养瓶颈等现实困境.高校应从推进数字化思维融入"大思政"格局、加大技术研发和平台内容建设的力度、规范数字化赋能高校精准思政的秩序以及强化高校思政工作主体数字素养培育等方面精准发力,构建高校精准思政的发展策略.

    数字化高校精准思政

    O-PIRTAS教学模式及其应用以市场调研课程为例

    李亚林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O-PIRTAS教学模式的内涵、理论基础和七个基本环节,并以市场调研课程为例,探讨了该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最后总结了O-PIRTAS教学模式的核心要点,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O-PIRTAS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市场调研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