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弗兰肯斯坦"的召唤——试论《不间断的人》的反讽美学

"弗兰肯斯坦"的召唤——试论《不间断的人》的反讽美学

扫码查看
双雪涛凭借《平原上的摩西》声名鹊起后,逐渐改换写作风格,转移原本对于"东北"的历史与创伤记忆的叙述重心,但学界对其于2019年后发表的小说鲜有讨论,对中篇小说《不间断的人》的阐释仍然缺席.本文运用文本细读的批评策略,以核心喻象"鸟骨"结成线索,打通形式与精神结构的区隔,从形式的悖谬、革新性文本与传统倾向的悖谬、神圣仪式与去神圣化表达的悖谬三个向度进入小说,探讨反讽如何在成为叙事策略的同时又成为后现代危机下的美学表征,并通过阐释《不间断的人》理解双雪涛的风格转型,以其探索风格实验的先锋性寻找当下青年写作的可能.

成昊勍

展开 >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上海 200062

双雪涛 反讽 叙事策略

2024

文教资料
南京师范大学

文教资料

CHSSCD
影响因子:0.137
ISSN:1004-8359
年,卷(期):2024.(1)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