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从"依祭作骚"到"以经解骚"——试论《离骚》中的自我审察与经学消弭
从"依祭作骚"到"以经解骚"——试论《离骚》中的自我审察与经学消弭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离骚》的文本结构与卜筮祭祷类文呈现出高度的相似性,而文本结构指示出,《离骚》中灵均(屈原)呈现出的忠君、爱国、好修品格,皆是发于其对外在身份与内在自我的审察.汉代以后,经学家对《离骚》的偏向化解释,导致对此特点的关注逐渐消弭,对忠君、爱国表征的关注上升,也就使得《离骚》的文旨重心发生了适时性的迁移与变化.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陈斯衍
展开 >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 江苏南京 210023
关键词:
《离骚》
自我审察
经学
出版年:
2024
文教资料
南京师范大学
文教资料
CHSSCD
影响因子:
0.137
ISSN:
1004-8359
年,卷(期):
2024.
(1)
参考文献量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