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针菇菌种中短期保藏因素的正交分析

金针菇菌种中短期保藏因素的正交分析

扫码查看
[背景]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是我国一种重要的栽培食用菌,年产量超过250万t,规模已跃居世界首位.菌种保藏技术是金针菇栽培和新品种研发的基础,但相关研究十分薄弱,已成为制约我国金针菇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目的]探索不同保藏因素对金针菇优良菌种中短期保藏的影响,为建立高效、低成本、易操作的保藏方法奠定基础.[方法]以温度、甘油、海藻糖、甘露醇以及保护剂体积5个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经12个月保藏,考察金针菇菌种在木屑培养基中的菌丝生长速度,通过极差分析和回归分析解析保藏因素的效应.[结果]温度、海藻糖、甘油和甘露醇对金针菇菌种的中短期保藏有极显著的影响,保护剂体积的影响不显著.温度是最重要的影响因子,与其它4个因素的互作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0℃是较好的短期保藏温度,-80℃为理想的中期保藏温度.渗透型与非渗透型保护剂间的互作效应对金针菇菌种的中短期保藏有极显著影响,海藻糖和甘露醇间的互作效应不显著.高浓度的海藻糖、甘油及甘露醇均不利于金针菇菌种的中短期保藏.保藏效果较佳的保护剂为10%甘油和0.3 mol/L甘露醇混合液.[结论]建立的菌种中短期保藏方法填补了金针菇产业发展的空白,研究结果可为其它大型真菌的中短期保藏提供重要参考.
Influence factors on short-and medium-term spawn preservation of Flammulina velutipes using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张丹、颜梦秋、刘建雨、宋春艳、于海龙、尚晓冬、谭琦

展开 >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遗传育种重点开放实验室 上海201403

食用菌 菌种保藏 正交试验设计 菌丝生长速度

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上海市市级农口系统青年人才成长计划项目上海市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

沪农科攻字2015第5-1号沪农青字[2017]第1-11号沪农科产字[2017]第9号

2018

微生物学通报
中科院微生物所 中国微生物学会

微生物学通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52
ISSN:0253-2654
年,卷(期):2018.45(6)
  • 8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