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微生物学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微生物学通报
微生物学通报

赫荣乔

月刊

0253-2654

tongbao@im.ac.cn

010-64807511

100101

北京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2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B401

微生物学通报/Journal Microbi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74年创刊,是中国微生物学会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以微生物学应用基础研究及高新技术创新为主的综合性双月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微生物学、生物工程、病毒学、酶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产业化新技术和新进展。设置的栏目有:研究报告、研究快报、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高等院校教学、名师讲堂以及企业高科技信息与新产品介绍、专题专栏、专家论坛、书讯、会讯等。读者对象为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医院、卫生防疫(检疫监察部门)、生物工程公司、环境保护、企业厂矿等单位。发行范围涵盖教育、科研、工业、农业、医药、环境、食品保健等领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跨越五十载,薪火相传,砥砺前行

    周宁一
    4821-4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微生物学在基础研究与应用技术领域的辉煌成就,总结了创刊50周年纪念专刊收录32篇文章的研究领域和范围,展示了其在环境、工业、医学、农业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及未来发展前景.

    纪念专刊50周年微生物学微生物学通报

    我的厌氧菌研究之路与心得

    东秀珠
    4827-4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厌氧微生物,尤其是产甲烷古菌,广泛分布于各种缺氧环境中,它们具有丰富多样的代谢途径,在地球碳氮等重要物质循环及维持环境健康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厌氧菌不仅是人肠道微生物组的主要成分,而且是将废物降解转化为生物能源——甲烷的驱动者.我从认识厌氧微生物,尤其是产甲烷古菌,到毕生对它们的研究,既有心得又有经验教训,愿在《微生物学通报》建刊50周年之际,分享给致力于微生物研究的青年才俊们,希望对你们有所借鉴.

    厌氧微生物产甲烷古菌研究心得

    "走出去,请进来",中荷合作构筑高水平动物病毒学科研平台

    李震
    4834-4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改革开放政策给广大科研人员学习借鉴世界先进理论和科技创造了机会.作者和科研团队科研人员系该政策受益者和见证者.作者首先介绍了早期赴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学习病毒学的先进理论和技术的经历和体会;随之又介绍了如何带领团队与荷兰科学家进一步交流合作,搭建高水平科学研究平台的历程和收获.作者和科研团队通过与荷兰科学家合作,建立了国际上首个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反向遗传操作平台,利用该平台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科学研究并取得丰硕成果.文章最后对PEDV研究进行了简要凝练和展望.

    中荷合作动物病毒学

    女性上生殖道菌群与妇产疾病的关系:研究进展与展望

    蒋子雯王艺璇任建唐世倩...
    4842-4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人体内共生的复杂微生物群体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与人体健康的维护和疾病的产生密切相关.近年来,包括女性上生殖道在内的既往被认为无菌的部位,也检测到了微生物的存在.这些菌群是否参与正常的人体生理过程尚不十分明确,但是特定的上生殖道菌群与众多妇产科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将综述女性上生殖道菌群的研究进展,及其与正常生理和女性生殖道疾病的关联.

    生殖道菌群微生物组生殖道疾病子宫内膜定殖

    基于反转录子的微生物基因编辑技术研究进展

    刘婷婷刘嘉琪刘洋卞小莹...
    4854-4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反转录子(retron)主要是由非编码RNA和逆转录酶所组成的参与抗噬菌体防御系统的细菌遗传元件.基于retron能产生多拷贝单链DNA的特性,将其与同源重组蛋白或CRISPR/Cas蛋白相结合已经在细菌和酵母中实现高效精准的基因编辑,而不依赖于外源DNA的直接引入.Retron系统经过不同优化,可应用于突变子文库构建、分子记录仪、蛋白连续进化等多个方向.本文首先介绍了 retron的结构与分子机制,重点总结了基于retron的基因编辑技术在细菌和真菌中的应用,并对其优势和限制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对基于retron的基因编辑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反转录子逆转录元件微生物基因编辑重组工程CRISPR/Cas

    酸性矿山废水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其在生物冶金中的应用

    李文星刘畅刘缨郑艳宁...
    4869-4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酸性矿山废水中存在的微生物具有独特的特性,这些特性使其能够在极端酸性的环境中生存.本文回顾了酸性矿山废水中主要的微生物类群及其在生物冶金中的应用,概述了生物冶金的原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分析了生物冶金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目前生物冶金技术已经在工业应用中有广泛的实例,但如何培育出效率更高、适应性更强的冶金微生物类群,依然是当前相关领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酸性矿山废水微生物多样性生物冶金工业应用

    里氏木霉纤维素酶基因表达与调控

    邢翠霞夏雨潇张伟欣刘巍峰...
    4884-4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木质纤维素是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效生物降解可以为绿色生物制造提供重要的原料保障.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是主要的纤维素酶工业生产菌株,其强大的纤维素酶生产能力对木质纤维素的水解糖化过程至关重要.在过去几十年中,研究人员对里氏木霉纤维素酶的表达与调控机制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揭示了其酶系复杂的转录调控网络机制.本文系统综述了里氏木霉纤维素酶基因表达调控的关键环节,包括信号传导、转录调控及染色质重塑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对如何通过遗传学改造提升里氏木霉纤维素酶的表达合成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里氏木霉纤维素酶信号传导转录调控

    产甘油假丝酵母及其研究进展

    诸葛健诸葛斌姜东琪王专...
    4899-49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甘油假丝酵母(Candida glycerinogenes)是一株具有50多年研究史的自主知识产权菌株,本课题组利用该菌建立了全球最高产量的甘油好氧发酵工业化技术.随着近年来对该菌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其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和高效的糖代谢能力,是非常有潜力的合成生物学工业底盘细胞.本文通过对C.glycerinogenes的发现过程、特点、国内外发酵甘油技术工业化,以及其在分子操作系统、信号应答和代谢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和回顾,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建立起自主产权和创新的合成生物学体系提供借鉴和参考.

    产甘油假丝酵母研究进展工业微生物代谢工程

    基于应用场景的微生物组工程化策略

    王敬敬徐松赵维侍浏洋...
    4909-4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生物组在工业、农业、环境、健康等多个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如何构建高效稳定的微生物组,并通过工程化将其应用至各个领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总结分析微生物组的构建策略,以促进微生物组在不同场景下的工程化应用.首先根据应用需求将微生物组的应用场景分为封闭系统、半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然后回顾了在3种系统中已有的微生物组构建策略,特别分析了其特点和局限,最后根据不同系统的特点,结合实际应用的经验反馈,针对性地提出了微生物组的构建策略.在封闭系统中,主要利用"自下而上"的方法合成微生物组,对微生物个体信息要求较高,对微生物组的效率要求较高;在半封闭和开放系统中,同时利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构建微生物组,对微生物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在不同应用场景中,构建微生物组的策略和侧重点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策略构建高效的微生物组.

    微生物组构建策略封闭系统开放系统效率稳定性

    角鲨烯藿烷环化酶及其催化产物藿烷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韩景辉胡凌雪韩黎陈芳艳...
    4922-49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角鲨烯藿烷环化酶(squalene-hopene cyclase,SHC)是三萜环化酶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主要催化细胞内重要线性前体分子角鲨烯(squalene)环化生成以藿烯(hopene)为主的一系列五环三萜类化合物——藿烷类化合物(hopanoids).该类化合物主要在原核生物中存在,在细菌中较为保守,其结构与真核细胞细胞膜的甾醇类似,是细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调控膜流动性和渗透性、胁迫应激响应和耐药性等生理过程.本文从角鲨烯藿烷环化酶及催化产物藿烷类化合物的功能、结构等方面对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角鲨烯藿烷环化酶藿烷类化合物细菌功能系统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