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香芹酚和丁香酚对腐皮镰刀菌的抑菌活性及抑菌机理

香芹酚和丁香酚对腐皮镰刀菌的抑菌活性及抑菌机理

Antagonistic activity and defense mechanism of carvacrol and eugenol against Fusarium solani

扫码查看
[背景]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土传病原菌之一,严重影响作物的产量及品质.因此寻找并开发广谱的可持续生物防治药剂迫在眉睫,而植物次级代谢物为自然界筛选生物源天然杀菌剂提供了丰富的原料.[目的]研究香芹酚和丁香酚对腐皮镰刀菌的抑菌活性,探究其可能涉及的抑菌机理.[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十字交叉法和孢子萌发法分析香芹酚和丁香酚对菌丝和孢子的抑制活性,通过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菌丝微观形态的变化,利用荧光染料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观察细胞膜的损伤情况,并测定其对腐皮镰刀菌细胞膜胞外电导率、蛋白质含量和麦角固醇合成的影响.[结果]香芹酚和丁香酚对腐皮镰刀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并呈现剂量依赖效应,EC50值分别为92.39μL/L和263.00μL/L.SEM结果表明,2种精油处理腐皮镰刀菌后,其细胞壁和细胞膜均遭到破坏从而不能维持菌丝正常的线性形态,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弯曲、褶皱和凹陷.PI染色结果发现,2种精油处理严重破坏了腐皮镰刀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导致胞浆流失、胞外电导率和蛋白质含量急剧增加.高浓度的香芹酚(400 μL/L)和丁香酚(800 μL/L)处理菌体48 h后,腐皮镰刀菌中麦角固醇含量分别降低了 78.61%和67.73%.[结论]香芹酚和丁香酚能抑制腐皮镰刀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破坏腐皮镰刀菌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干扰细胞膜上麦角固醇的合成来发挥其抗菌功效.本研究为腐皮镰刀菌生物防治药剂的筛选提供了理论基础.

王江来、张锦锋、马金秀、刘璐、沈彤、田永强

展开 >

兰州交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甘肃省植物源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甘肃兰州730070

香芹酚 丁香酚 腐皮镰刀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重点研发项目嘉峪关市科技重大专项兰州交通大学青年基金

2196701520YF3FA03820-042021038

2022

微生物学通报
中科院微生物所 中国微生物学会

微生物学通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052
ISSN:0253-2654
年,卷(期):2022.49(5)
  • 14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