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在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城关镇四道口街发现并清理了一座东汉砖室墓.墓葬为前、中、后三室布局,前室附二耳室,出土有河北地区东汉中晚期墓葬中较为常见的扁壶、厨夫俑、陶楼等陶器,墓葬年代应为东汉晚期,在桓、灵两帝时期.综合墓葬规模、画像石墓门结构和图案、出土陶器组合等因素分析,四道口汉墓的原墓主应为一般地方官吏或豪族地主.墓内共发现30具人骨,根据骨架出土形态,可分为前室人骨,前室东耳室人骨,中室、后室人骨三组.其中,前室两侧的人骨应为原墓主,在入葬后不久即被毁墓者由后室拖至前室;前室东耳室人骨和中、后室堆积人骨均属于借室葬,在原墓葬被破坏之后葬入,与原墓主无明显关联.四道口汉墓的特殊丧葬现象为研究东汉晚期以来的政治社会环境、丧葬行为及思想提供了新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