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石黑一雄《无可慰藉》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石黑一雄《无可慰藉》的后现代主义特征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石黑一雄于1995年出版的小说《无可慰藉》讲述了一个似乎失却了记忆的著名钢琴家瑞德应邀前往一座中欧小城,准备在一个名为"周四之夜"的音乐会上演出,并在城中度过荒诞离奇的四天三夜的故事.其情节时而诡谲迷离时而狂乱无序,充满"卡夫卡式"的梦幻色彩.从无我化、狂欢化、戏仿性这三个后现代主义特征对小说文本进行解读,并对琴房、墓地、高墙三个典型意象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小说中的后现代主义特色.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佟姗珊
展开 >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石黑一雄
《无可慰藉》
后现代主义
出版年:
2023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
影响因子:
0.07
ISSN:
1672-3996
年,卷(期):
2023.
(6)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