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从《白鹿原》看民间信仰民俗化的功能

从《白鹿原》看民间信仰民俗化的功能

扫码查看
民俗文化是乡土社会赓续延绵的精神内核.鉴于民间信仰在民俗文化中的特殊地位以及《白鹿原》的写实性及其民间信仰的典型性,着眼于《白鹿原》再现农村社会的独特视角,探讨20世纪前50年乡村社会中民间信仰的历史变迁.在此基础上,借鉴萨姆纳基于社会生活研究民俗的相关理论,重新审视乡村振兴背景下民间信仰民俗化的功能,挖掘民间信仰民俗化与乡村基层社会治理的内在契合之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推动乡村社会伦理文化重建;二是加快形成乡村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三是培育乡村社会公共精神.

李渭、杨姝琼

展开 >

内蒙古开放大学

民俗文化词汇 民间信仰 陈忠实 《白鹿原》 民俗化 乡村振兴

2021年度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内蒙古开放大学青少年社区教育协同创新工作室项目

NJSY21339

2023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

影响因子:0.07
ISSN:1672-3996
年,卷(期):2023.(7)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