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后殖民女性主义视域下《使女的故事》解读
后殖民女性主义视域下《使女的故事》解读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于1985年发表长篇小说《使女的故事》.在小说中,她创作了特殊的女性身份——使女,以使女的特殊身份和细腻的口吻描述了在未来信奉极端宗教主义的男权社会中女性所经历的身份缺失、丧失话语权,继而被边缘化、成为属下阶层的遭遇.后殖民理论批评家斯皮瓦克结合了女性主义和种族问题,揭露了殖民主义和男性中心的权力话语对于东方女性以及第三世界妇女的压迫,话语权力被剥削,她们沦为边缘化的他者.这与《使女的故事》中基列国的女性角色遭遇相仿.本文运用斯皮瓦克的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探究《使女的故事》中女性是如何沦为边缘性形象,以及她们与被殖民主体尤其是黑人女性和第三世界妇女的共同之处.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林秋
展开 >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使女的故事》
沉默
属下
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理论
斯皮瓦克
出版年:
2023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
影响因子:
0.07
ISSN:
1672-3996
年,卷(期):
2023.
(11)
参考文献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