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精神生态学视阈下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新解读

精神生态学视阈下的《柏林,亚历山大广场》新解读

扫码查看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民众普遍面临生存与精神的双重危机.阿尔弗雷德·德布林在其1929年完成的长篇小说《柏林,亚历山大广场》中塑造了一个饱受打击和折磨,以致精神失常的都市人形象.作者最终借助"复归集体"及"强制疗法"等手段消解了主人公的精神困境,使其获得救赎.本文聚焦主人公毕勃科普夫在柏林的个体际遇,结合精神生态学理论,剖析其精神生态的失衡征候.以具有代表性的个体角色为例讨论精神生态问题,可从新角度发掘出德布林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深厚人文关怀.

黄姝、傅琪

展开 >

大连外国语大学德语学院

精神生态 德布林 《柏林,亚历山大广场》 集体 失衡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

L21BWW006

2023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

影响因子:0.07
ISSN:1672-3996
年,卷(期):2023.(12)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