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曹禺戏剧中黑夜意象的延续与重构
曹禺戏剧中黑夜意象的延续与重构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曹禺的戏剧《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十分出彩的四个剧本,在这些作品中剧作家都选用了"黑夜"作为戏剧环境."黑夜"作为中国文学中的传统意象,有着丰富的象征意味,在曹禺的剧作中这些象征性得以延续的同时,也衍生出了新的内涵.选择"黑夜"作为戏剧的环境,不仅是受了到时代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剧作家自身创作出发点的驱动.环境与戏剧中的人物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环境的选择对戏剧冲突、情节发展、主题表达、舞台呈现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池楚昀
展开 >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曹禺
戏剧环境
黑夜
意象
现代话剧
基金:
江苏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
项目编号:
2022XKT1270
出版年:
2023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
影响因子:
0.07
ISSN:
1672-3996
年,卷(期):
2023.
(19)
参考文献量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