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王子与贫儿》中汤姆形象解读
《王子与贫儿》中汤姆形象解读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汤姆在《王子与贫儿》中以乞讨者的形象出现,阶级和父母塑造着他的形象,此时的汤姆缺乏对于"自我"的认识,在安德鲁神父的影响下汤姆萌生了对于自我的思考,触发了他对于自我的追寻.在他者的影响下汤姆对自我的定位认知出现偏差,将理想自我中的王子形象与真实自我统一起来,使得汤姆的形象在他者的审视之下不断地发生异化.而随着理想自我镜像的破碎才让汤姆回到了现实,正确的认识了自我.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出发,分析汤姆从贫民向贵族转换的生活经历中,从身份认同到主体迷失最后实现自我身份重构的过程.通过汤姆自我蜕变的过程,对阶级先天优越论进行质疑,进一步论证人生而平等,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阐释自我身份追寻背后的人文关怀和情感追求.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蒋芯怡
展开 >
作者单位:
仰恩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马克·吐温
《王子与贫儿》
镜像
他者
主体
异化
自我
出版年:
2023
文学教育
文学教育
影响因子:
0.07
ISSN:
1672-3996
年,卷(期):
2023.
(19)
参考文献量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