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中国文论思想脉络中的"审美反映论"

新中国文论思想脉络中的"审美反映论"

扫码查看
"新中国文论思想"脉络中"审美反映论"的发展可分为四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徐中玉、蒋孔阳、朱光潜、萧平为代表,关注美、美感与"形象反映"的关系,且开始反思文学反映论,虽未将"审美反映论"概念化,但为其出场作了思想准备;60年代"小阳春"时期,周扬、以群、王朝闻重视文艺的"自身规律",促进了"审美反映论"的生成;1980年前后学界用审美论批判"工具论",为"审美反映论"出场提供了时机,王朝闻主编《美学概论》系统论述了"审美反映"内涵;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钱中文、童庆炳、王元骧深化"审美反映"研究,将其编写进文学理论教材,实现了"审美反映论"由美学研究向文学理论研究的跨界转型.

尹传兰

展开 >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审美反映论" 新中国文论思想 内生性 逻辑自洽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17BZW054

2024

文学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文学评论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34
ISSN:0511-4683
年,卷(期):2024.(1)
  •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