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从章太炎的"善恶种子"到鲁迅的"一粒种子"——孤独者的颓败与复仇

从章太炎的"善恶种子"到鲁迅的"一粒种子"——孤独者的颓败与复仇

扫码查看
鲁迅在小说《孤独者》中,借一段叙述者和主人公之间的对话,经由"一粒种子"的好坏,进入对"孩子"的重新审视,从而回应了章太炎有关"善恶种子"的论述.章太炎受佛教唯识学影响而阐释的"俱分进化"说和他对"进化论"的批判思路,在鲁迅的文学作品中激起声声回响,并展演在鲁迅对"业识"与民族根性之遗传的思考中.因而,引入唯识学视野下的"俱分进化"说,将为重释鲁迅的韧性的战斗、决绝的复仇,提供新的视角.当章太炎终将佛学思想融入革命大义,鲁迅却不愿有章一般佛教终末的纵身一跃,也不愿轻易投身无条件革命论.他徘徊在善恶、罪罚、因果、复仇的深渊前,因此显现极度的紧张性.

乔敏

展开 >

苏州大学文学院

俱分进化论 种子 业识 复仇

2024

文学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文学评论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34
ISSN:0511-4683
年,卷(期):2024.(2)
  •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