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从"鲁迅方向"到"赵树理方向":延安文艺对"人民性"的探寻
从"鲁迅方向"到"赵树理方向":延安文艺对"人民性"的探寻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20世纪40年代,延安文艺先后树立"鲁迅方向"与"赵树理方向",引导文艺创作走向.毛泽东和延安文艺界对两个方向的建构过程,实际上也是延安文艺人民性思想形成、发展与丰富的过程."鲁迅方向"是毛泽东基于鲁迅的革命立场与斗争精神提出的,体现了文艺人民性的基本政治立场,并纳入新民主主义文艺的阐释框架中.在解放区新的政治语境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于文艺"如何为"提出了更为具体的实践要求,进一步细化了延安文艺人民性思想.延安文艺界本着《讲话》精神提出新的"赵树理方向",赵树理在作家身份和态度、作品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体现了《讲话》的新要求.从"鲁迅方向"到"赵树理方向"是延安文艺人民性思想的探索过程,中国现代文艺的政治性诉求与中国无产阶级政党对文艺的政治要求在文艺人民性思想中找到了历史共识.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汪卫东
展开 >
作者单位:
苏州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文艺人民性
延安文艺
"鲁迅方向"
"赵树理方向"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
项目编号:
20&ZD339
出版年:
2024
文学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文学评论
CSTPCD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834
ISSN:
0511-4683
年,卷(期):
202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