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志趣、生计与身份认同:张恨水文学创作的发生(1913-1917)

志趣、生计与身份认同:张恨水文学创作的发生(1913-1917)

扫码查看
民初的漂泊经历在张恨水文学创作的发生阶段发挥了关键作用,使其在文学志趣和谋生压力的合力作用下建构起对作家身份的认同,完成了从"张心远"到"张恨水"的转变.考证张恨水1913-1917年间的漂泊过程,能够把握张恨水在苏州垦殖学校就读期间的基本情况、厘清其早期创作与投稿经过、发掘其与苏州民兴社之间的密切关联,借此一窥民初文学场的基本风貌.用社会史的研究视野介入张恨水文学创作的发生,可以为反思文学史中的"雅俗界限"和"新旧对立"提供一种路径.

吴靖阳

展开 >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恨水 民初 文学志趣 生计 身份认同 创作的发生

2024

文学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文学评论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34
ISSN:0511-4683
年,卷(期):2024.(4)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