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质是两汉经学解释学的重要术语,其使用在东汉发生了泛化.就历史观念而言,西汉《公羊》学主张历史治道是文质损益的逆序往复,东汉经学通义《白虎通》将其修改为由质渐文的正序线性发展,彰显汉家由承秦之敝至继周之文身份的转变,后世多据由质渐文为说描述历史、文体、风俗的演变.礼学是东汉经学解释的核心,文质则被发明为礼学解释方法,如《白虎通》用质文二分的方法建构不同的礼制类型,何休兼取文质损益与二分解释《公羊》礼.郑玄在由质渐文的历史框架中发明出礼制异代的解释方法,替换了文质在礼学解释中的地位.随着经学在知识阶层的普及与常识化,蕴含着不同思维方式的文质也逐渐被移用至文论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