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无法忘却更不能幻化:《野草》与转换期的梦

无法忘却更不能幻化:《野草》与转换期的梦

扫码查看
《野草》中的"梦"常以"我梦见"开头,常表述为"我看见",这种受主体控制的梦是这一时期鲁迅有关梦的写作中出现的新特点.这一新的文学形式的出现与鲁迅同一时期翻译的《小约翰》有关.与弗洛伊德不同,《小约翰》的作者蔼覃的"清醒梦"理论将梦理解成实在的个人经验,而不仅仅是无意识.这种新理解促使遭遇到个人与社会理想挫折的鲁迅重新思考梦的意义,并重拾不能全忘的"梦",促生了 1926年前后的回忆性写作.

熊鹰

展开 >

清华大学中文系

鲁迅 《野草》 《朝花夕拾》 《<呐喊>自序》 爱罗先珂

清华大学基础文科发展项目

2024

文学评论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文学评论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834
ISSN:0511-4683
年,卷(期):2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