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历程中,"江南"文化以其"道统"之外的"审美自由"精神影响过海外知识人关于中华民族的想象.它曾是平安时期 日本缙绅诗人心驰神往的高雅文化的象征;是五山时期日本诗僧跨越山海试图融入的文化样本;也是大正时期 日本作家以"东方主义"的视角寻觅"中国情趣"、审视中国社会的路径;更是海外华人在颠沛流离的岁月里回望故土时看见的诗情、苦难和曲折的民族历史.因此,"江南"不是在以中华文化为"中心"的东亚文化"依附"关系中停滞的"概念",更不是"西方"世界想象"东方"的文化逻辑中被动的"对象",它是伴随着时代"流动"影响过东亚乃至世界华人的随处鲜活的"历史"与"审美"辩证法.在当前众声喧哗的国际社会语境中,"东方"与"西方"在更多领域呈现出"对话"与"融合"的面貌,"江南"的意义也指向新的辨识中华文化的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