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重构、固定与流传:文化记忆视域下的《长生殿》研究

重构、固定与流传:文化记忆视域下的《长生殿》研究

扫码查看
洪昇将《长生殿》视作记忆的实验台,流传甚广的杨贵妃形象成为其选择的记忆重构对象,再经由贴身物件、故事场域、人物弹词等记忆的媒介,将记忆融入具有儒、释、道特色的仪式中.仪式具有典型的表演性和音乐性,成为记忆的黏合剂,使记忆在与受众的交互中发挥其文化层面的教化功能.杨贵妃的《霓裳羽衣曲》、李龟年的弹词以戏中戏、曲中曲的"元戏曲"形式,实现了过去与现在时空的记忆交叠.整体而言,被记忆的对象在具体的时空背景中,受到集体成员对身份认同的需求、社会期待视野等影响而得到重构,并以新的样貌重新进入当时代的集体记忆中,发挥记忆规范成员行为的功能,使得记忆在后世稳定流传.

赖伶双、张月

展开 >

澳门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澳门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

文化记忆 洪昇 《长生殿》

澳门大学科研资金MYRG项目澳门大学科研资金MYRG项目

MYRG2022-00058-FAHMYRG-GRG2023-00028-FAH

2024

文学研究
南京大学文学院

文学研究

ISSN:
年,卷(期):2024.10(1)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