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文学中的"词归诗类"现象与词的诗化倾向紧密相关.朝鲜文人在编纂文集时常将词作混编于诗中,消隐词的音乐属性,凸显词题的纪事性,使词作具有诗歌的文献样貌.同时,朝鲜词坛的主流词调多为五七言律化体式,相关词作也因此具有近体诗的特性.词人从诗学角度进行词学批评,推崇文人词和诗教意旨,则为词的诗化提供了理论支撑.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朝鲜文人最终形成了"词为诗之馀"的文体观念.词人以作诗的方式参与"《巫山一段云》体"唱和,并将此调视为以五七言律句描写风土景色的专门诗体,便典型地展现出他们混同诗词的观念.包括朝鲜词在内,诗化的域外词与中国词的异质性不仅为词开辟了诗体化的演进可能,相关词作也提供着诗体化的典型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