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聊斋志异》西传欧美与"异"的跨文化表征

《聊斋志异》西传欧美与"异"的跨文化表征

扫码查看
文言小说《聊斋志异》是拥有外文译文语种最多的中国古代小说.在近200年间的西传进程中,"异"成为汉学家翻译与研究《聊斋志异》的聚焦点与叙述主线.由于时代语境与问题意识的不同,汉学家对"异"的认知呈现出多个层面的话语转换.在中西接触的早期阶段,西方汉学家对《聊斋志异》多有曲解;至19世纪末,出于全面认知中国社会生活的诉求而借《聊斋志异》以观风俗之"异";20世纪以降,则希望借助《聊斋志异》深入探究中国民族性格、文化基因与思维方式等.欧美汉学将"异"作为理解他者与观照自我的双向链接点,最终将《聊斋》之"异"从民族性文学经验提升至世界性的话语资源,在跨文化语境中丰富了对《聊斋志异》的认知.

任增强

展开 >

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海外汉学 《聊斋志异》 欧美传播 文化表征

2025

文学遗产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文学遗产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337
ISSN:0257-5914
年,卷(期):2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