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先生曾指出"陶渊明《拟古》诗之第二首可与《桃花源记》互相引证发明",以陈先生之说为先导,再论《桃花源记》文本之生成,可以引发新的思考.陶渊明《拟古》诗咏田畴,寄寓深意.田畴、陶渊明身处汉魏、晋宋易代之际,有诸多相契合处,故能深感共鸣.这是其创作《桃花源记》的初衷和素材来源.作为文学作品,它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透过其文本的层级演进,其中既有箕子、田畴等生活原型,又有对《近游赋》等文本的借鉴,更有作者归园田居的躬耕实践和文学驰骋、理想寄托等合力.同时,《桃花源记》是体现陈寅恪新自然说的重要篇章,而其中远离尘嚣,崇尚淳真的观念,亦是陶渊明新自然观的重要特征,真正的桃源之境,即淳真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