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生命力"的"肉薄"及其自由之念的"挣扎出来"——20世纪20年代中期鲁迅对厨川白村文艺理论的借鉴与整合
"生命力"的"肉薄"及其自由之念的"挣扎出来"——20世纪20年代中期鲁迅对厨川白村文艺理论的借鉴与整合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鲁迅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翻译厨川白村文艺理论的过程中,深受"生命力"概念的启发.这一概念既延续了鲁迅青年时代"心声"的彻底性与"不伪不饰"的特点,又有着含混与迟疑的色彩.为达到主体对"生命力"的真实体认,鲁迅化用了厨川白村"肉薄"的思维逻辑,强调对具体事物的感知和搏斗.在此基础上,鲁迅更追求"生命力"的自由之念,以克服琐屑的现实性,满足"生命力"的内在精神诉求.在新文化运动落潮期,借厨川白村文艺理论中的"生命力"概念,鲁迅表达了自己的精神能动性.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魏创世
展开 >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鲁迅
厨川白村
"生命力"
出版年:
2024
文艺理论与批评
中国艺术研究院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TPCD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263
ISSN:
1002-9583
年,卷(期):
2024.
(2)
参考文献量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