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如何从劳动中"自我实现"——《韩梅梅》的"乐业"之路及其隐忧

如何从劳动中"自我实现"——《韩梅梅》的"乐业"之路及其隐忧

扫码查看
1949年之后,新中国的许多思考和实践,都试图通过文化层面的多方建构来丰富劳动在谋生之外的意涵,使劳动者从中获得"个人存在的积极实现".马烽的《韩梅梅》就以文学的形式参与了这一探索.小说中,吕萍体贴韩梅梅内在需要的"思想教育"以及韩梅梅对舆论问题的克服,使韩梅梅能够破除成见、排除干扰,全身心投入养猪的工作.在此基础上,韩梅梅运用科学知识革新了养猪方式,并对此产生了兴趣,达至"乐业".这是马烽在1954年的现实语境中为毕业生指出的一条独特的"自我实现"路径.但是,从小说中也可以看到马烽在"思想教育"的有效性边界、"乐业"的条件等问题上的摇摆,这也为"乐业"路径的推广埋下了隐忧.

石世豪

展开 >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马烽 《韩梅梅》 劳动 思想教育 乐业

2024

文艺理论与批评
中国艺术研究院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263
ISSN:1002-9583
年,卷(期):2024.(4)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