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创造"大众新戏剧"与《周子山》的创作实践
创造"大众新戏剧"与《周子山》的创作实践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五场新秧歌剧《周子山》作为执行党的文艺方针的具体实践之一,需要放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延安戏剧发展的具体脉络里来理解.《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之前,延安戏剧运动中很少有真正取材于前方抗日根据地对敌斗争并予以真切表现的作品.这一点可以从那时延安产生较大影响的抗战题材戏剧作品中得到证明.张庚提出创造"大众新戏剧"的主张,这是《讲话》所阐明的关于普及与提高的观点在戏剧运动和戏剧创作上的具体落实和进一步发展.在创造大众新戏剧的道路上,《周子山》的创作实践在"材料收集""典型刻画""写词配曲""集体创作"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张永峰
展开 >
作者单位:
德州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创造大众新戏剧
《周子山》
贺敬之
出版年:
2024
文艺理论与批评
中国艺术研究院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TPCD
CSSCI
CHS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0.263
ISSN:
1002-9583
年,卷(期):
202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