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地域为单位展开的,而空间大小作为地域概念的基本属性之一,运用于描述清代诗学的在地分布时,可形成三个方向上的地域格局,其阐释路径也随之调整.从地理方位上界分的南、北是中国内部最大的两个地域单元,诗分南北的观念普遍存在于清诗各发展阶段中;按文化区域划分的诗学格局,与史地影响下人们的分区习惯相适应,最能彰显各文化区诗学的地域特征;分省定位的诗学格局,是清代省域观念自觉后在诗学中的集中体现,不仅符合时人主动接受乡邦诗学传统的心理,还能使更多偏远地区参与构建愈发完整、多元的诗学格局.清代诗学在大小交错的地域布局中发展演进,并以相应之阐释推动了地域诗学的继续深化.